1操作規程
2調整
1人工調整a、上下輥輪的調整(準備):根據輥輪孔形將五個下輥輪調整在一直線上而且與機身中心線平行,裝上五個上輥輪,轉動上輥升降手輪調整好上輥輪方位,使得上下輥輪間的孔形與被矯型鋼形狀一致。b、上輥輪壓下彎曲量的調整(矯直):根據矯直原理,迫使型鋼發生塑性變形,因此上輥必須對型鋼加壓,壓下量的大小以型鋼發生塑性變形為宜,二、三輥較大,第四、五輥漸小。各上輥的壓下量分配比例大約為:輥25%,第二輥35-40%、第三輥20%,第四輥15-10%、第五輥5%,在不影響進料情況下,則輥壓下量可適當加大,第二輥壓下量可適當減小。
2主動調整a、主動康復軸向、升降零位。b、提取數據庫數據,康復前有矯直狀況。C、將人工干預后的數據再次存入,提取后再次使用。